不规范化疗
不规范化疗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:一是治疗“不足”,二是治疗“度”。
首先,治疗“不足”主要是表现在一些经过手术治疗后的需要化疗的患者身上,在剂量和用法上不规范使用的情况是常见的。有相当一部分人的化疗,由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,不得不中途放弃。
其次,治疗“过度”主要是表现在一些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患者身上,不考虑患者的利益,生命不息、化疗不止的现象比比皆是。因此,避免治疗的过量和不足是规范化疗的核心。
膀胱癌灌注化疗
膀胱灌注化疗属于腔内化疗的一种,一般是浅表膀胱癌术后的辅助治疗。它可以有效抑制浅表膀胱肿瘤的复发和延长复发的时间。局部灌注联合全身化疗可以提高手术切除率,提高膀胱癌的综合治疗效果。
膀胱灌注的一般常规方案是:术后就可以化疗,灌注的药物用40~50ml生理盐水稀释,灌入膀胱。保留1/2~2小时,可以采取定时翻身的方法(俯卧、仰卧、左右侧卧及坐位)。开始每周一次,连灌八次。以后每个月一次,坚持至术后两年。如复发,重新开始。可以多种药物交替使用,效果更佳。
腹腔热灌注化疗(IPCH)的作用原理
热疗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:
正常组织细胞在高温条件下能耐受47 ℃,持续1 h;而恶性肿瘤细胞仅能耐受43℃持续1 h,43 ℃持续1 h被称为恶性肿瘤细胞不可逆损害的临界温度。
恶性腹水
恶性腹水产生原因:恶性肿瘤侵犯腹膜,引起壁层和脏腹膜表面的小血管、
毛细血管破损,以及炎症反应使***通透性增加,大量红细胞及蛋白质漏入腹腔所
致。恶性腹水是肿瘤侵袭和转移的一个常见临床表现,有时甚至是***症状,是晚期
癌症患者的并发症之一,可引起乏力、食欲缺乏、腹胀、下肢水肿、呼吸困难等症状
常规治疗主要有限制盐的摄入、***、腹腔穿刺放液、置管引流术、腹腔
静脉分流术及腹腔内化疗。目前推荐联合治疗如腹腔穿刺抽腹水+腹腔内化疗+免疫治疗
不良反应:恶心、呕吐、骨髓抑制、肝损害、肠粘连、肠梗阻、腹腔感染、腹膜炎等。
羧艾泰克在恶性胸腹水的临床使用方法:在抽渗出液(胸腹水)之后,注入50-100ml羧艾泰克, 联合化疗药物效果更佳(增敏作用)。达到:a减少血液与组织液的渗出,b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与瘤体的生长。